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理论探讨 > 正文

【何得桂 徐榕】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编辑:农业硕士教育中心  时间:2022-12-23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锻造了伟大的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它既是时代的创造和实践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韬略的生动展现。脱贫攻坚精神可概括为“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群策群力、携手奋进,自力更生、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久久为功”。如果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可将它分解为: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的攻坚精神,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神;治国理政;贫困治理;精准施策;创新精神;实干精神

认真总结研究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党中央适时提出脱贫攻坚精神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形成推进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的思想体系提供素材。

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锻造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及其影响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着力实现贫困问题的有效治理。特别是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坚定意志,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调动各方面资源,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决战决胜绝对贫困。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到2020年11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同时,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根本改观。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为人类减贫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应运而生,备受瞩目。

(二)脱贫攻坚实践锻造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获得的一切精神财富,都是实践的产物,同时坚持进取的姿态与奋斗的精神可以有力地推进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较大贫困体量、复杂致贫原因,面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诸多困难考验,党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扎根实践、迎难而上,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韧劲取得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并锻造了脱贫攻坚精神,为中国减贫事业注入不竭动力。

总结凝练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讲好中国脱贫故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课题。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总结凝练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精神,能有效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向世界提供摆脱贫困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需要总结好、宣传好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

二、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脱贫实践的生动性使脱贫攻坚精神呈现多维性特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可以概括为“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群策群力、携手奋进,自力更生、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久久为功”。从不同方面来论述,可以分解为: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的攻坚精神,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对脱贫攻坚实践及其成效的凝练与升华。

(一)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

反贫困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初心不动,方得全始全终、善作善成。脱贫攻坚其动力源泉就是这种根植于每一位共产党员心里的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与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引领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论指南。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决定其势必担当起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坚守初心与使命,使党和国家在1986年正式启动大规模、制度化扶贫开发工程,将扶贫工作提升为制度行为,使党和国家主动打响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坚持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正是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担当,使党和政府着力破解深度贫困问题,为确保各族人民同步跨入小康社会而奋斗。

秉持着担当精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越紧迫,党和国家态度就越坚决。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战”改成了“脱贫攻坚战”,体现了如期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决心。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2017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以更有力、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面对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适当倾斜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供了强力支撑。时间越紧迫,信心越强大,行动越坚决,这正是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的攻坚精神

“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脱贫攻坚要摸清贫困之根、号准贫困之脉、下好脱贫之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以来,我国确定贫困识别的科学标准与建档立卡的规范程序,探索了“四看法”等便于操作、切合实际的精准工作法,扎实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真正做到哪里有需要脱贫工作就到哪里。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瞄准贫困区域,以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到瞄准贫困村庄,以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再到瞄准贫困人口,强调因人因户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攻坚中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致贫原因,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实现有劳动力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以“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根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问题;以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协调生态保障与贫困治理,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解决因学致贫,坚决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解决因病致贫,实现对低保、五保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有力帮扶,大大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在实际帮扶中,帮扶单位尽锐出战,从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干部91.8万人。中共中央办公厅87个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宁陕县40个贫困村党支部,先后选派7批21名干部到宁陕县挂职一线扶贫,与宁陕干群并肩战斗。强化“四支队伍”建设,使“四支队伍”扎根贫困农村,为广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生力军,大大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也有效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基层干群关系不断向好发展,这正是尽锐出战的真实写照。同时,脱贫攻坚一线也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练兵场”,“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培养了解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干部队伍”。

(三)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

大爱精神融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立足中国、着眼世界,群策群力、携手奋进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力量,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指明了方向。“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对社会有效地组织、动员,需要依靠大爱精神更好凝聚共识,也使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进一步生发。

2013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动员各方参与,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并创新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机制。“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巨大作用。东部省份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逐步形成东西协作扶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新局面。320个有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帮扶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定点扶贫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713.7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64.9万人,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636.7亿元,助力89个县脱贫摘帽,1.9万个村脱贫出列,13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人民团体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全国扶贫日等时机、中国社会扶贫网等平台参与减贫实践。“万企帮万村”行动依托企业技术、市场和资本优势对接贫困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凝聚全社会力量携手决战决胜绝对贫困,更加密切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2017年6月,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全球140多个国家,就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发表联合声明,表明中国将不懈努力与各国分享中国减贫的重要经验。“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中国还力所能及地在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情况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援助。2019年,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指导几内亚比绍农民种植的大米获得丰收,相比传统水稻品种增产386%;中国援助非洲的“万村通”项目在加纳、卢旺达、肯尼亚等地陆续竣工,几千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让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诠释。

(四)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不仅要将自力更生精神自觉继承和发扬下去,而且应当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干部和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改变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就能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随着精准扶贫理念的深入贯彻,尤其是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精准产业扶贫机制在我国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显现。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作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精准产业扶贫机制必将在扶贫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

为靶向挖掘贫困地区自身资源,找到脱贫摘帽突破口,各级政府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激发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强大活力。

“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蕴藏着脱贫致富的巨大能量。中央到地方的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贫困群众为核心,着眼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着重围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脱贫长效机制;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着重智力扶持,深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调扶贫扶志(智)双结合。脱贫致富不仅注重“富口袋”,更注重“富脑袋”,变“送钱、送物”为“送经验、送技术”,扶知识、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获得了新的诠释,成为脱贫攻坚精神最耀眼的一笔。

(五)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核心,也是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的创新。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中国扶贫工作与时俱进、激发制度优势的关键牵引力。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自觉创新,紧密围绕党情和国情实际,深入发挥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探索了契合中国脱贫实际需求的工作机制与工作方法。“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在精准识别上,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弄清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以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在整体机制运行上,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创新资金使用与监管制度、政府服务治理制度、社会协同参与制度,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同时我国不断探索推进生产经营、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的新道路,以脱贫攻坚创新举措带动国家治理创新。例如,陕西省安康市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措并举,促进群众移风易俗,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安康市在新民风建设中倡导“诚”,引导贫困户如实反映个人收支状况,客观反映干部帮扶实绩;倡导“孝”,引导群众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倡导“俭”,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倡导“勤”,把摆脱贫困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倡导“和”,妥善化解矛盾。在健康扶贫中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探索与普及,也让贫困人口优先享受创新效益,解决外来经验不适合贫困地区实际的问题,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间的差距。例如,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探索了“2+2+1”的贫困人口家庭签约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村地区全科医生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推进了基层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向好发展。

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让脱贫攻坚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验田”与“突破口”。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我国注重激发一线活力,引导基层立足实践、深入探索,并以现场会、交流考察等多种途径强化地方经验提炼,以地方经验推进制度建设,打通实践创新与常态制度建设间的衔接。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基层政府以敢为人先的态度持续创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农村“三变改革”,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的“社区工厂”“扶贫车间”等一系列地方创新,让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新型乡村旅游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真正在基层焕发巨大活力。“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正是地方自觉创新精神的载体。广大基层扶贫工作者自觉创新的精神在脱贫攻坚领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六)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

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成就伟大的梦想,要靠实干的精神。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是中国特色脱贫攻坚事业得以稳步提高、巩固发展的重要支撑。脱贫攻坚“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化为具体的样本”,“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为做到求真务实,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实施最严格的考核。“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通过实施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检查制度,制定贫困退出“557”标准,出台严格系统的贫困退出核查程序,以严格考核督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脱真贫、真脱贫,以严标准、严要求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保障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质量脱贫,正是对脱贫攻坚求真务实的彰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五个阶段。扶贫工作一代接着一代干,脱贫标准不断提高,脱贫内涵不断丰富,帮扶手段不断多元,帮扶力度不断增强。中国贫困治理从较单一的解决收入问题,到统筹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多元问题;从解决已发贫困问题到主动推进关口前移,实现对疾病、灾害等致贫风险的预防式治理;从较单一的主体投入到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配合的大扶贫格局。党和国家久久为功、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绝对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党和国家注重构建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培育区域性主导特色品牌产业;用脱贫攻坚“农民夜校”“爱心超市”“红黑榜”等推进乡风民风建设。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贫困人口与地区长远发展注入心力,这正是对久久为功的意志品质的生动诠释。

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也让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继续发力,巩固扩展脱贫成果,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奋斗。“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通过“四个不摘”,合理设置缓冲期,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质量脱贫。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的脱贫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着力推进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秉持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的党和国家的必然行动选择。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价值,也具有深刻和清晰的内在机理。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彼此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一于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之中。担当精神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中起引领作用,它引领攻坚精神、大爱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与实干精神,以期实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此外,攻坚精神、大爱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与实干精神是担当精神的延伸与补充,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极大地凝聚了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对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全球意义

(一)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使中华民族精神更加光耀地展扬出来,使中国人民在炽热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中深化和升华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无私奉献彰显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脱贫攻坚带给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洗礼。脱贫攻坚精神让每个人深受濡染、备受鼓舞,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凝心聚力高扬伟大的团结统一精神。脱贫攻坚凸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升华了中国人民对于团结统一精神的认知。无数党员群众奋战在前线,齐心戮力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将自身个体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主题中,以团结精神构筑起钢铁长城,彰显了中国力量。迎难而上折射伟大的勤劳勇敢精神。党和人民在脱贫攻坚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使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坚韧不拔夯实伟大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保持独立和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无数基层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表现出的坚贞不渝、不屈不挠、与时俱进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深刻体现,这种精神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

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它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根本立场。脱贫攻坚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与呼声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它诠释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是迈向共同富裕必须攻克的难题,通过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中党和国家坚决不遗漏任何一名贫困群众,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著提升了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驱动力

脱贫攻坚精神源于实践、指引实践,面对脱贫攻坚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自觉将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具体实践中去。脱贫攻坚精神对中国乡村振兴也有着重要意义。坚持脱贫攻坚精神可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动力,从而有力地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同时,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脱贫攻坚精神可以从贫困治理领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力量,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为中华民族复兴带来强劲的内驱动力。

(四)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反贫困理论

1.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视野和维度

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立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础上的实践成果。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从被动接受扶贫转变为主动参与脱贫;促进政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以精准扶贫理念为导向,提升脱贫成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形成脱贫合力,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化与发展,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在减贫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

2.丰富了世界反贫困理论思想谱系

西方主流反贫困理论认为,贫困问题的解决要依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不能有效带动减贫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世界各国都没有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中国脱贫攻坚向世界证明经济增长与全面减贫完全可以并行实现。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普通群众,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世界反贫困理论思想谱系,对全球广大贫困人口加速摆脱贫困有重要意义。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要

1.脱贫攻坚精神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站在人类发展全局的高度,通过全球化的视野把减贫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调中国的减贫既要为世界减贫做出重要贡献,还要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脱贫攻坚精神为世界减贫事业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有效方案,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减贫进程和构建设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

2.脱贫攻坚精神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精神作为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效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也在启示世界要全面解决贫困问题,推进人类共同发展,必须要凝聚全人类共识,以共同的追求实现通力合作。只有找到最大共识,同心戮力,才能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的繁荣与发展。